首页 > 行业资讯
新行动纲领出台,国资国企改革将如何持续深化?
发布时间:2024-08-12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浏览次数:107

“新时代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发生了全局性、转折性重大变化,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科技创新力度空前加大,布局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有效发挥。”7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宏志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既有方向性指引,又有实践性要求,为新征程上做好国资国企各项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



1、新征程新纲领 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推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聚焦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王宏志介绍,国务院国资委坚持聚焦主业发展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累计完成28组50家企业重组整合,新组建和接收央企15家;大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体系化布局,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速达到32%,营业收入首次超过10万亿元,国有经济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新赛道新优势加速形成。


“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引领性目标。”王宏志说,“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鲜明导向,也是时代特征。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根本要求。”


“把全会明确的重点改革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王宏志表示,国有经济层面,主要是深入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也就是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国有企业层面,主要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


国资监管层面,主要是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强化战略协同,提高监管效能;还将鼓励企业大胆试、大胆闯,结合实际推行一些差异化、个性化的改革举措,充分激发企业活力。


“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成好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根本保证是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王宏志说。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提升‘五个价值’,推动企业进一步履行好功能使命。”王宏志说。


王宏志介绍,“五个价值”分别是:提升增加值,提高企业对GDP的总体贡献,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提升功能价值,推动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更加科学地衡量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综合贡献;提升经济增加值,强化“先算再投”的意识和习惯,优化国有资本投向和布局,增强价值创造能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加快转向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提升品牌价值,培育更多质量卓越、优势明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央企品牌,擦亮中央企业的金字招牌。



2、向好向新向优 重要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截至2023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到86.6万亿元,是2012年底的2.8倍,增加值、收入、利润与2012年相比均翻了一番,营业收入、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效率指标稳定增长,经济运行持续保持稳中有进、质效向好。


王宏志介绍,过去10多年,中央企业的资产、收入、利润都有了大幅提升,累计上缴税费约占全国税收收入的七分之一,此外还上交了国有资本收益1.5万亿元、向社保基金划转国有资本1.2万亿元。2023年,中央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万亿元,同比增长11.4%,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4个百分点,为稳定社会预期注入了信心。


“中央企业创造了重要的战略价值,为国家重大部署落地提供了强有力支撑。”王宏志介绍,中央企业提供了全国接近100%的基础电信服务、96%的电网覆盖、67%的炼油产能、54%的电力装机、25%的煤炭产量,是维护能源资源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在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中,中央企业全力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有效助力雄安新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等建设。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化业务布局,有力促进了我国技术、装备、产品等成体系走出去。


王宏志表示,中央企业创造了丰厚的社会效益,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强有力支撑:高质量完成246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任务,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带头推进绿色发展,“十三五”期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17%;积极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电信资费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疫情期间电网“欠费不停供”、房租“应免尽免”,并通过搭建产业链金融平台方式,帮助解决上下游企业资金难问题。


“‘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4.5%,过去两年研发投入均超过万亿元,在航天、深海、能源、交通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在关键材料、核心元器件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王宏志介绍。


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局负责人方磊说:“我们大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融入国家总体部署、组织央企合力攻坚、推动企业主动突破的三层联动攻关体系,聚焦工业母机、工业软件等重要领域,组织百万科研人员投身攻关一线,有力维护了两链稳定。在量子信息、深空深地深海等领域建设97个原创技术策源地,实施‘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等11个专项行动,在可控核聚变、6G网络架构、类脑芯片等前沿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今年以来,中央企业扎实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结构向新、质效向优的良好发展态势,有力发挥了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国务院国资委财务监管与运行评价局负责人刘绍娓表示,主要的亮点和特点,可以概括为“三稳一优”:第一个“稳”体现在生产经营“稳”,第二个“稳”表现在价值创造“稳”,第三个“稳”主要指社会贡献“稳”,一个“优”具体表现在运行质效“优”。


刘绍娓说:“今年下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我们将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通过‘三增’‘三新投入’‘三个边界’管控,有力推动中央企业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增”,主要指要带头做好煤电油运和重要基础产品的增产增供,确保“供应增”;要深入开展经营创效、管理增效、改革提效,确保“效益增”;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发展,确保“投资增”。


“三新投入”,主要指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突破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瓶颈;要加大产业焕新投入,加快新赛道、新产业布局;要加大设备更新投入,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三个边界”管控,主要指要严守财务边界,严控债务规模过快增长,依托司库系统加强实时穿透、智慧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要严守业务边界,严控无关过度多元经营,集中优势资源做优主业、做强实业;要严守企业边界,严控多层架构无序扩张,大力压缩管理层级、压减股权层级,减少法人户数,堵塞管理漏洞。



3、打造“三个高地”  构建新质生产力“主阵地”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作出专门安排。


“国有企业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必须要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上有所作为。去年以来,国资央企以空前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取得积极成效。”王宏志表示。


一方面是强化创新策源,促进科技和产业同向发力。实施了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产业焕新、未来产业启航、AI+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新技术、新模式催生新产业、新业态,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了一批标志性产品,建设了一批新兴产业集群,新质生产力发展焕发蓬勃生机。


另一方面是优化发展生态,强化新领域新赛道政策供给。以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实施一揽子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持政策,对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给予考核加分和利润加回,今年超过80%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用于支持企业科技攻关、产业升级,并且累计对25万名关键人才和科研骨干实施了股权分红激励,形成了协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合力。


“总的来看,国资央企已经初步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整体性思路、体系化布局,各方面的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也在抓紧完善。”王宏志表示,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以打造“三个高地”为抓手,集中优势资源力量,推动中央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主阵地、主力军作用。


着力打造“创新高地”,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动力。以国家战略需求、科技发展趋势和产业升级需要为主攻方向,全方位践行新型举国体制,在研发周期长、攻关投入大、其他所有制企业参与意愿不强的领域坚定投入,打造创新联合体升级版,促进产学研融合,推动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


打造“产业高地”,做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通过设备改造、技术攻关、工艺升级、产品打造等多种方式,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坚持内生式和外延式发展并重,不断健全新兴产业培育机制,加快布局新领域新赛道。


打造“改革高地”,构建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加快企业组织形态变革、管理方式变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创新创造为导向,灵活开展多种形式中长期激励。同时,创新组织方式,加强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合作,持续优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生态。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国资央企的一道必答题,也是各类市场主体的共答题,我们将继续深化同各类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的合作,和大家一道,共同研发新技术,共建产业新生态,齐心协力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王宏志表示。


王宏志说:“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一段时间以来,国资央企在这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在算力、数据、大模型、场景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


“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加快推动以应用示范牵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携手各方力量,加快成为智算资源的供给者、应用场景的转化者和产业生态的培育者。”方磊表示,一是深入挖掘高价值场景并全面开放,开展供需协同合作,形成一批行业应用示范标杆。二是探索高质量数据集标准体系与建设路径,分批构建重点行业高质量数据集。三是有序推进智算中心和算力调度运营平台建设,做强智算能力供给,更好服务中小企业。四是紧盯前沿提升基础大模型能力,完善大模型测评体系,探索建立一批产业发展共同体,加快推动对外赋能。



4、协同发展 国企民企共绘合作“图谱”


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有一项重点改革任务是促进国企、民企协同发展。


王宏志表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的制度优势所在。


“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国企民企协同发展,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重点任务,也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林庆苗表示。


林庆苗表示,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在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扎实推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归纳起来,有“四个合作”:


第一个是资本层面合作。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来,中央企业积极与民营企业等社会资本开展股权合作,金额超过3900亿元。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对外参股投资各类企业超过1.3万户,国企民企在资本合作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第二个是产业链合作。中央企业开展共链行动,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补链、延链、固链、强链,带动超过5700家经营主体协同发展。每一家“链长”企业的背后,都有很多民营企业的参与和配合。


第三个是供应链协同合作。中央企业采购工作中,通过降低采购门槛、减少交易成本等,有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目前,中央企业直接带动的供应链上下游200多万户企业中,96%是民营中小企业。


第四个是科技创新合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领域,中央企业牵头建设24个创新联合体,与民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联合攻关,在工业软件、工业母机、算力网络、新材料等方面,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重要贡献。


“下一步,我们将健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等各类企业合作的制度规则,继续开展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协同发展、项目推介对接,指导国有企业建设协同共赢的供应链生态,鼓励国有企业扩大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类企业资源优势,持续深化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林庆苗表示,“我们将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与深化提升行动重点工作有机衔接、一体推进、统筹抓好落实。”

版权所有:中研国培企业管理中心

咨询热线:15300010085(微信同号)

                 18801096558(微信同号)

邮箱:zygp_pxb@126.com

网址:www.zygp001.com

Q Q:471591198

京ICP备2023027197号-1
技术支持:中研国培企业管理中心



(扫一扫,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