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具活力和潜力的行业之一。ICT是当今世界发展速度最快、覆盖范围最广、渗透性最强、应用最广泛的一个高新技术领域,同时也是推动全球信息通信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中国政府高度重视ICT产业的发展,积极推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强网络信息化、移动通信等领域的投资力度,推动数字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12月22日,2024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主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创新引领、数智赋能,信息通信业助力新型工业化”。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云明出席报告会并致辞,中国信通院院长余晓晖主持开幕式。会议期间,多位专家围绕数实融合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信息通信技术助推新型工业化、“5G+工业互联网”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方面话题发表了见解。
加速数实融合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其发展历程需要遵循‘筑基-试点-推广-变革’的客观规律。当前,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正迈入‘规模提升’的新阶段。基于前一阶段充分的试点探索,该阶段制造变革的应用模式已经较为成熟,也拥有一批功能和性能都经过实践验证的成熟技术产品,具备了向全行业进行推广的条件。”中国信通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主任刘棣斐说。
刘棣斐表示,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规模化推广成为关键,是提升制造业整体效益、实现产业体系全面升级的核心任务。
在转型成效方面: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持续增强;助力企业提质降本增效作用明显;带动一批关键技术实现“换道超车”;形成产业发展新动能。工业智能、工业大数据、工业软件、工业安全等领域累计创业企业3000家,部分企业年收入超10亿元。
“但我国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仍面临重大挑战:规模化应用的基础还比较薄弱。供给支撑难以满足规模化应用需求;数据要素价值尚未得到充分释放;资金、人才等资源保障还需加强。”刘棣斐强调。
如何通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来推进新型工业化?刘棣斐表示,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数字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力,创造了一个全数字、高联通、强智能的新型制造体系,为我国实现工业由大到强提供了新的路径。
“要运用数字技术赋能生产制造全过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刘棣斐表示,在研发环节,基于数据的研发方式能够对传统物理试错方法形成有效补充,大幅缩短新技术产品从研发、小试、中试到量产的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在制造环节,通过智能产线、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优化提升整个制造系统的生产效率。在服务环节,运用数据价值挖掘引发产业服务模式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变革,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
此外,刘棣斐表示,要构建现代化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提升韧性安全水平。助力制造企业节能降耗减碳,实现绿色发展。
对此,中国信通院副总工程师史德年也表示,新工业革命有两个最大的技术变量,一个是数字化,另外一个就是绿色化,绿色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以绿色化作为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将从根本上破解资源环境的约束瓶颈,从源头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真正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史德年表示,绿色化将带动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出现新增长曲线;带动工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加速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向新质生产力转化;提升国际竞争力与国际地位。
变革创新注入强大动力
信息通信技术是新工业革命中最大的技术变量。每一次信息通信技术迭代升级,对工业化的支撑作用也阶梯跃升。
“过去,信息通信技术只是在局部优化提升工业效率。到2022年,工业数字化渗透率为24%,低于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水平。如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通过数据驱动在全局层面实现深度优化,最大化提升效率,而且可以推动业务变革,创造新价值和新商业模式,从而助力破解更多工业化难题,推动工业朝着效率更高、动力更强、结构更优的方向发展,成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支撑。”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荣美认为。
肖荣美表示,从宏观全局看,信息通信业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22年,ICT产业增加值已达到9.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7.6%,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10.8%。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能够引领、带动新型工业化多项任务目标实现。同时,信息通信业具有强大赋能效应,通过变革创新范式、开辟传统产业升级新路径、赋能工业绿色发展等方式,提供解决新型工业化众多难题的有效破解之道。
“总体看,信息通信业在赋能产业科技创新发挥了创新引领作用,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强大动力。”肖荣美认为具体可以从两方面认识:
从信息通信业自身看,一方面,它是产业科技创新的主战场。2003-2022年,我国领军企业ICT研发投入规模扩大了4.6倍,ICT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位列工业各行业之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专利占比42%。另一方面,我国信息通信领域实现持续性突破,部分领域全球领先,技术产业实力显著提升。我国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数量占全球总量的42%,居全球首位。中国独角兽企业达316家,其中ICT领域企业占比超6成。加快信息通信技术创新突破,扩大国际领先优势,是推动产业科技创新的关键任务。
从信息通信业赋能看,信息通信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创新突破。信息技术可以带动芯片、工业软件、自动化等领域基础性、通用性技术创新,从而重塑产业创新体系。
“信息通信业贯穿在新型工业化各项任务之中,发挥着引领创新、支撑发展、赋能转型、保障安全等关键作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前景广阔。”肖荣美表示。
融合加速助力产业发展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我国5G基站已达318.9万个,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突破1.2万亿元,“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8000个,已覆盖全部工业大类。
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5G为智能制造提供泛在互联,连接人、机器、车间等各主体,贯穿设计、研发、生产、管理等各环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技术底座,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有力抓手。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汤立波表示,“5G+工业互联网”已覆盖41个国民经济大类,已实现工业行业大类全覆盖,并向水利、轨道交通等其他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加速延伸。应用探索规模扩大。典型场景逐步由外围辅助环节深入到核心生产环节。融合应用先导区建设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加强产业链协同,推动“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此外,供给能力需求更强。5G通用模组进一步提量降价,定制化能力增强,内置模组的5G工业融合设备、轻量化核心网和解决方案解决当前刚需,适配规模化发展的“5G+工业互联网”产业链正在加速锻造。
据了解,“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是发挥“5G+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设施、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优势,紧密服务地方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具有全国、区域示范效应的产业集群。
汤立波介绍,先导区的建设,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充分释放“5G+工业互联网”叠加倍增效应,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先导区示范能力的输出,将形成生态聚集效应,辐射带动周边、示范引领全国,推动“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
从产业发展角度,依托先导区,开展先行先试,探索解决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建网用网、商业模式、业务资质、频谱管理、生态维护等现实问题。
从地方政府角度,以先导区为抓手,集中资源,巩固优势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推动“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引领和规模推广。
汤立波认为,目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进入规模化发展起步阶段,未来随着步伐的加快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开展,会面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应用生态不断升级完善,从而为加速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贡献力量。
版权所有:中研国培企业管理中心
咨询热线:15300010085(微信同号)
18801096558(微信同号)
邮箱:zygp_pxb@126.com
网址:www.zygp001.com
Q Q:471591198
京ICP备2023027197号-1
(扫一扫,添加微信)